本周在麻醉科李晓佩护士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参观了襄阳市中心医院的供应室片区、门诊消化内镜室、麻醉物品间以及手术室 SPD 管理中心,这段经历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现代医疗体系的大门,使我对医院的运作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诸多见闻与感受在心中激荡,久久难以平息。
踏入供应室片区,供应室护士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从生活学习区开始参观。温馨绿植点缀的休息区,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医护人员营造了舒适的休憩环境;科室文化墙上,各专科组长护士的详细简介,清晰展现出供应室消毒岗位亚专科管理的专业架构,打破了我以往对供应室工作单一的认知。换上隔离衣,沿着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负压层流通道前行,每一处设计都彰显着科学与严谨。小到牙科精密器械盒的精巧构造,大到无菌物品传送车和通道的合理布局,无不体现出工作人员的匠心独运。供应室老师们紧密贴合临床需求与工作便利性,对设备设施进行创新改良,他们将对工作的热爱转化为创新价值的能力,着实令人钦佩不已。这让我深刻明白,供应室绝非简单的后勤部门,而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 “隐形枢纽”,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 9 楼中心手术室,其正中间的消毒供应区承担着重要使命,主要负责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处理以及手术室无菌物品间所有手术器械的管理。这里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充满智慧与巧思。为确保急消物品能及时供应手术需求,采用手术间号码牌、低温 / 高温消毒牌与传呼机报备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消毒器械依据不同的消毒方式,配以对应颜色的消毒牌,并详细记录每个器械包的器械名称和种类,方便快速识别与取用;器械盒内铺设硅胶软垫,有效防止精密器械磨损,既保证了器械性能,又降低了损耗成本;针对纸塑包装易破损、耗材昂贵的问题,创新性地改用类似无纺布材质的包装袋,在满足灭菌要求的同时,更具耐磨性且造价更低;精密贵重镜头上标注数字编号,镜头盒子上也对应标注编号、买入日期和损耗日期,巡回护士可依据手术难度精准挑选合适镜头,实现了对贵重医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高温消毒机急停按钮外安装的 “金箍罩”,看似小小的一个举措,却有效避免了因无意碰撞导致的器械消毒中断和机器损耗,充分展现出工作人员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这些细节之处,保障了手术器械供应工作的顺畅运行。
门诊消化内镜室则是现代医疗技术与人性化服务完美融合的典范。从入门处的两道预约登记台设置,便能感受到其严谨与细致。第一道登记台负责交代检查注意事项、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及缴费事宜;第二道登记台则具体安排检查号,并为每位病人贴上检查标签,方便后续操作核对,整个流程清晰有序。候诊大厅里的白糖箱,看似微不足道,却体现出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效预防患者因禁食引发低血糖。检查室内,麻醉复苏区配备 6 张复苏床位与 10 张复苏座位,全麻病人需依次经过床上清醒观察、抬高床头坐立观察、座位观察三个阶段,待生命体征平稳、完全清醒后才转出内镜室,这一严谨的复苏流程,最大程度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此外,内镜中心设置的 SPD 高值耗材管理柜和智能药柜,按照 50 支药品基数、整放零取的原则,依据患者门诊精麻药品处方规范用药,实现了药品和耗材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最后参观的手术室 SPD 管理中心,堪称现代医疗管理的智慧结晶。通过信息化手段,SPD 管理模式实现了手术物资从采购、储存到使用全过程的精细化追溯与管理。SPD工作人员按照手术清单,打包好各类的专科手术一次性手术物品并贴好标签,方便手术护士及时拿取,缩短手术物品准备时间。中高值物资都如同拥有了专属 “身份证”,只需扫码,其来源、使用情况等信息便一目了然。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大幅提高了物资管理效率,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还能精准避免物资的浪费与误用,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此,我深切体会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科学的管理模式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核心驱动力。
此次参观之旅,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让我对医疗工作的严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每一个岗位的医护人员与工作人员,都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用专业与责任为患者的健康筑起坚实屏障。襄阳市中心医院在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所展现出的创新精神与不懈努力,也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精进专业素养,以更加严谨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身医疗事业,为守护患者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