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端午饮食科普文
时间:2025-05-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消化内科 张程程 阅读量:24

端午节到了,粽子、咸鸭蛋…… 这些传统美食光是想想就令人垂涎。不过,吃的开心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端午饮食那些事儿。

一、粽子虽香,可别贪多

粽子是端午节的 “主角”,但它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黏性大、不好消化。对于肠胃功能欠佳的老人和孩子,过量食用容易出现腹胀等消化不良的一系列问题;糖尿病患者食用时更需谨慎,因为不少粽子会加入红枣、豆沙等高糖馅料,含糖量过高,食用后会导致血糖迅速上升。

所以建议大家吃粽子时浅尝辄止。

二、咸鸭蛋美味,控量是关键

咸鸭蛋咸香流油,是很多人吃粽子时的 “最佳搭档”。然而,咸鸭蛋的含盐量高,吃多了会让身体摄入过多的钠,加重肾脏负担,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正常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一个中等大小的咸鸭蛋含盐量大约在3-4克,所以每天吃1个咸鸭蛋就足够了。吃咸鸭蛋时,尽量只吃蛋白,少吃蛋黄,因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三、饮食搭配小贴士

1. 合理安排进餐顺序:先喝清淡的汤,再吃蔬菜,接着吃蛋白质类食物,最后吃粽子,这样有助于控制进食量,减轻肠胃消化负担。

2. 注意饮食卫生:粽子最好现做现吃,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外购的粽子要选择正规渠道,食用前彻底加热,变质、发酸的粽子千万不要食用,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3. 适量运动助消化:吃完粽子后,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可进行散步等适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端午节是享受美食、感受传统文化的好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吃得开心、吃得健康,过一个平安快乐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