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20-07 17
同心同行抗疫情,社区致谢赠锦旗 同心同行抗疫情,社区致谢赠锦旗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7月15日上午,湖北孝南经济开发区董湖社区居民委员会吴主任来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将一面印有“同心同行抗疫情,防控消杀为人民”字样的锦旗,送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党办,感谢民盟中心医院支部所有成员在疫情最严峻期间大力协助社区做好消杀工作,在抗疫一线奉献着自己的同时也不忘为社区居民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尽职尽责,为守护居民群众生命安全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盟市委会肖建海主委和中心医院党办张行涛主任多次号召大家,并强调医疗战线盟员要多措并举,组织动员盟员投身一线,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战斗。红色锦旗代表着孝南经济开发区董湖社区群众对民盟孝感市中心医院支部成员疫情防控工作的认可,支部所有成员将继续与社区一道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为民办事,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继续前行!
2020-07 14
我院护理部举行“重症护理能力培训班”开班仪式 我院护理部举行“重症护理能力培训班”开班仪式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众志成城为加强我院护理人才培养和护理队伍建设,提升重症专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高效应对各类应急情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的精神,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护理部经过精心的策划和部署,7月6日,孝感市中心医院首期重症护理能力培训班启动仪式在门诊楼十四楼3号会议室举行。副院长沈雄山、护理部主任彭淑华、副主任胡若男、王雪菲、15位科护士长以及各危重症专科护士长、讲师代表、首期74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护理部主任彭淑华主持仪式。沈雄山副院长首先代表院党委对护理人员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致以敬意,同时对重症护理救治能力培训班开班表达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多年来我院护理人员为医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在2017年的等级医院评审、2019年的成功创建省级护理重点专科和2020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院护理人员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勇挑重担的精神,值得学习和鼓励。经过近几年不断努力,我院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服务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家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次“危重症护理能力培训班”对于提升我院重症患者的护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沈院长勉励学员们:充分利用护理部提供的培训机会,夯实危重症护理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必备专业技能,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回科室做好传帮带作用,促进护理团队共同提升。同时他对此次培训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护士是医院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提升专科护理胜任力、危重症护理胜任力对个人,对医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面向未来,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的奋斗精神,希望学员们能在培训中梳理理论知识,精进操作技术,学以致用;希望授课老师们拿出看家本领、使出浑身解数,培养出一批重症精英护理人,为科室的发展和医院建设助力。随后,护理部负责教学管理的副主任胡若男,介绍了此次重症护理能力培训班报名非常踊跃,首期录取74人,邀请了省级医院知名专家及我院相关专业的主任、护士长、护理骨干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丰富多彩、贴近临床,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不拘一格。此次培训班的开展,是护理人员提升重症护理能力的大好机遇,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收获累累的硕果,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0-07 13
治疗股骨近端恶性肿瘤手术,成功解救马奶奶“右腿” 治疗股骨近端恶性肿瘤手术,成功解救马奶奶“右腿”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近日,孝感市中心医院骨III科完成一例肿瘤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近端恶性肿瘤手术,拯救了马奶奶的“右腿”。马奶奶今年61岁,右侧下肢疼痛持续了1个多月,于是来到孝感市中心医院骨III科,张小舟主任医师和赵振睿住院医师为马奶奶做了股骨近端病灶活检,考虑为右侧股骨恶性肿瘤(软骨肉瘤)。马奶奶的股骨病变范围广,包含大小粗隆及股骨颈近整个股骨的1/3,且右大腿疼痛重,严重影响患者睡眠、饮食以及右下肢功能,整体切除的困难极大。但马奶奶及其家属强烈要求在切除瘤体的同时保住右腿。这无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若不进行手术保守治疗则可能导致马奶奶肿瘤恶化甚至扩散,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年限和生活质量,若其间发生病理性骨折,患者将毫无生活质量可言;若进行截肢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年限,但马奶奶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则会大大降低。在反复的考虑和沟通后,张小舟主任决定为马奶奶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右下肢功能重建等综合治疗。马奶奶来到骨III科后,由张小舟主任医师制定手术方案,规划截骨长度。经术前充分准备后,7月4日,为马奶奶实施了右股骨恶性肿瘤瘤段切除、肿瘤全髋关节置换、髋部肌肉功能重建手术。手术十分顺利,术后患者右大腿疼痛明显缓解,术后6天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床行功能锻炼,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下一步马奶奶将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进行术后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术后6天在助行器辅助下行功能锻炼张小舟主任表示,与肿瘤科、病理科等科室进行团队合作、反复会诊鉴别而得出了精确的病理诊断,为外科手术和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后来,经我院病理科及武汉同济医院病理科联合会诊,其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IHC)检测结果,证实为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据悉,软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之一,但早发现、早治疗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若人体负重部位出现骨质破坏,到达一定程度后有病理性骨折风险,且出现骨质病变后往往疼痛剧烈,给患者带来身体及心理上莫大痛苦。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对医师要求高,骨肿瘤需要与骨结核、骨的感染、代谢性骨病等相鉴别;且骨肿瘤需鉴别良恶性,尤其恶性骨肿瘤现在保肢手术及截肢手术后经正规治疗5年存活率无差异性,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已在现在综合治疗方案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而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较截肢手术则大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只有精确诊断、制定完美的手术方案并配合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恶性骨肿瘤患者才能获得最大益处,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痛,才能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命。孝感市中心医院骨科是孝感市市级重点专科,作为骨科病区之一的骨III科逐步形成以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外科为重要分支的专科体系,其中尤其擅长复杂的髋膝关节置换、翻修手术及肿瘤关节假体置换。骨III科自2015年开科至今已申报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3项等多项课题,于国内外发表诸多高质量论文(其中包括SCI 4篇),取得诸多科研成果,并于张小舟主任及涂红梅护士长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骨科医护团队。专家介绍 张小舟骨科主任医师;孝感市中心医院骨III科主任;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孝感市突出贡献专家;孝感市121工程二类人才;孝感市优秀科普专家;孝感市知名专家;援外专家;孝感市四届政协常委;孝感市五届人大代表;第五届中国农工党孝感市委会副主委。学术任职:中国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创面修复学组常务委员;第十九届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第八届中南地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修复重建分会委员;AO创伤湖北省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委员。发表省级以上专业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获发明专利一项;主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获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4项;获孝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2020-07 13
党旗凝聚力量战疫彰显担当 党旗凝聚力量 战疫彰显担当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7月9日下午,市中心医院召开“党旗凝聚力量 战疫彰显担当”抗疫事迹报告会。会上,来自内科一支部、感染肿瘤支部、检验支部、医务部四个集体代表,和孝感市防控专家组副组长 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组组长 呼吸与危重症三病区主任谢志斌同志、 湖北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感染二病区的刘胜勇同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者对外联络部主任曾凡志同志、火线入党代表护理部汤敏同志、黄文军烈士生前的战友李新军同志5位个人代表,共9人,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朴实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团队和自己在抗疫过程中奋不顾身、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风貌和不为人知的战斗经历以及直面生死后最真切的人生感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委组织全院党员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彰显了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全体院领导、中层干部、支部书记和支委、入党积极分子200余人参加了抗疫事迹报告会。
2020-07 10
专业助力精准扶贫护理服务情暖民心 专业助力精准扶贫 护理服务情暖民心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为响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实施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对患者中、重度强直性脊柱炎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治,助力脱贫攻坚。 7月3日由湖北省健康扶贫荆楚行医疗队组织的“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的知名专家大型义诊活动在大悟县人民医院门诊二楼展开。我院医务部、护理部与湖北省医疗专家积极响应,选派风湿免疫科、康复科、骨科、中医科等专家前往大悟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我有幸在护理部王主任的支持下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参与此次义诊。早上8点30分,由风湿免疫科、康复科、骨科、中医科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早早地来到了大悟县人民医院门诊二楼,迎接前来就诊患者和群众的到来。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各位专家们认真地为群众或患者免费体格检查、开具适合患者的药物。我主要负责指导她们开展项目前筛查,核实患者身份信息,确认干预对象,讲解强直性脊柱炎的日常护理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为患者及家属进行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指导,普及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健康饮食和锻炼方法,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讲解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重要意义。通过现场宣教、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向前来就诊的群众或患者普及健康知识。在这里有很多老年人,慢病多,但为了生活,还要去地里干农活,不关注自己的健康;还有一些人是怕体检出问题,没有条件去治疗,从而导致疾病不能早发现;更有好多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药物,没有监测血糖,血糖未达标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筛查出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没有规范用药治疗,导致患者致残、致畸严重的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此次共免费义诊130余人次,开出健康教育处方80余人次,建档立卡20余人次。帮扶义诊一天的时间一晃而过,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对基层医院的慢病患者的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推进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活动创建了发展平台,提高了基层医院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诊治的常规检查及规范用药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增强了规范治疗的意识,了解了高血压、糖尿病、强直性脊柱炎的日常护理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让群众和患者知晓了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健康饮食和锻炼方法,义诊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患者的一致好评。虽然这次义诊乘车疲惫,但能为患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质量让我感到无比欣慰。这次精准扶贫活动是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一个推进,而优质护理服务一直在路上。
2020-07 08
我们如何逃脱肺癌的威胁——之一低剂量CT肺癌筛查 我们如何逃脱肺癌的威胁——之一  低剂量CT肺癌筛查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肺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肺癌已居癌症死亡率之首,发病率在男性位居第一,女性位居第二。英国肿瘤学家Peto预言:如果中国不及时控制吸烟和空气污染,到2025年每年新发现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在我国肺癌患者往往有明显的症状才就医,确诊时有将近80.0% 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总体5 年生存率很低,不足15.0%,临床疗效差,生存期短。为了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与生存质量,专家们多次呼吁要重视癌症治疗“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肺癌筛查即旨在早期发现肺癌。迄今为止,X线胸片仍是肺癌筛选应用最普便、最基本的方法,主要是因为其简单、价廉,辐射量少,这些优点更容易让大众所接受。然而,胸片对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的检出有限。首先是胸片本身的局限性,正常肺体积的26.4%在胸片上被正常结构所掩盖。其次是早期肺癌结节病变小、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因此与周围肺组织对比差,这让影像学专家也极为棘手。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低剂量螺旋CT扫描(LDCT)来筛查早期肺癌,借助低剂量螺旋CT 能检出直径小于1 cm 的小肺癌。在检出的肺癌中,早期肺癌高达80.0%,筛查的患者中80.0% ~ 90.0% 可通过微创手术切除治愈,无须进一步放疗和化疗。多项研究显示,低剂量CT 检测肺结节的敏感性与常规剂量CT无明显差异;与胸片相比,肺结节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目前通过临床上分析肺结节影像学表现,是判断肺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这主要是依据结节的大小及形态学征象。一般而言,良性病变边界清楚,常伴钙化,生长缓慢;恶性肿瘤常伴有分叶、毛刺等边缘征象,空泡、密度不均等内部征象,以及胸膜凹陷等外部征象。这些征象虽然并非肿瘤特异,却是病灶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而低剂量CT对发现这些征象显然优于胸片。日本肺癌协会于2009 年公布了其最新的肺癌5年生存率:1989 年为47.8%,1994 年为52.3%,而1999 年高达62.0%。这一肺癌防治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和诊断率的提高,尤其是直径小于2 cm 小肺癌诊断率的提高。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低剂量CT被用于越来越多的高危人群肺癌筛查,一大批早期肺癌患者得以早发现早治疗,并起得了较好的效果。上海胸科医院自2006 年起进行早期肺癌筛查和鉴别诊断研究,在检出直径小于1.5cm 的179 例早期小肺癌并符合术后随访时间条件的患者中,其5 年无瘤生存率达96.3%,术后均无需化疗。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进步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低剂量CT肺癌筛查将进一步普及,我国肺癌患者长期存活率将会显著提高,使大量肺癌患者逃脱肺癌的威胁。肺癌高危人群目前对肺癌高危人群并没有绝对明确的划分,但下列人群的高风险性还是得到专家们普遍认同。一、年龄,50-75岁。二、40岁以上的烟民(吸烟≧20包 /年)三、长期有二手烟接触史的人群。四、重度污染环境(雾霾、致癌物质)长期生活史。五、职业上接触致癌物。 六、有肺结核、肺部慢性病史。七、有肺癌家族遗传史、既往有肿瘤病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
2020-07 08
我院胃肠外科成功开展腹腔镜减重手术 我院胃肠外科成功开展腹腔镜减重手术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6月23日,我院胃肠外科成功为一例23岁的肥胖症患者实施腹腔镜减重手术,这是我院成功开展的第3例减重手术。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孝感地区的空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康复出院。 手术前照片患者是一位23岁的肥胖男性患者,因为体重超重并进行性增加在内分泌科住院检查,患者升高181cm,入院时体重128kg,腹围90cm,BMI39.1。内分泌科晏益民副主任对该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全身检查,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及器质性病变,最后诊断是肥胖症,建议患者行外科减重手术。经胃肠外科龚光伟主任会诊后,患者转入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袖带胃切除术。考虑患者体重重,麻醉风险大,术前请麻醉科评估并进行充足的手术准备。6月23日上午,在麻醉科肖航主任、刘继伟医师的精准麻醉下,在手术室护理团队的配合下,术中在消化内科钟碧波副主任的胃镜引导支撑下,胃肠外科龚光伟手术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3D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进流食,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第8天康复出院,出院时体重120kg。 手术中 术后切口外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肥胖已成为影响民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专门提到要控制肥胖人口增速、加强肥胖疾病防治。体重超标影响不止是外表,真正给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的是由肥胖引起的一系列合并症。常见的肥胖合并症有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目前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可使人民预期寿命减少6-10年。其中严重肥胖症(BMI>40)患者预期寿命将减少20年。严重肥胖症还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造成焦虑、自卑、自闭、抑郁。目前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已成为肥胖症的重要治疗手段,在国内外广泛开展。 我院胃肠外科有多年的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经验,尤其是已广泛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胃肠道重建术,目前已经积累了上千例的手术经验。而减重手术是在腹腔镜下行袖状胃切除手术。该科已经具有相关手术的技术实力,为该项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2020-07 07
孝感市减灾委员会关于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Ⅲ级响应的通知 孝感市减灾委员会关于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Ⅲ级响应的通知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孝感市减灾委员会关于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Ⅲ级响应的通知 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2020年6月27日08时~7月7日08时,受高空槽东移和中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我市北部暴雨,局部大暴雨,南部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并于7月7日07时06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强降雨导致我市7个县市区及双峰山旅游度假区部分乡镇农作物(水稻、玉米、花生、芝麻等)不同程度受灾和民房损坏。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受灾人口130740人,紧急转移安置1484人,其中:集中安置181人,分散安置人口1308人;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3524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1511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1120公顷,绝收面积1438公顷;倒房17户24间,严重损房34户63间,一般损房122户141间;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孝感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孝感政办函[2019]81号”第5.3Ⅲ级响应条款的有关规定,决定于2020年7月7日9时30分启动孝感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Ⅲ级响应。  市减灾委已组织召开灾情会商会,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核查灾情,指导救灾,组织调拨救灾款物,收集、评估、报告、发布灾情信息。请各成员单位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孝感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孝感政办函[2019]81号”关于响应措施的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救灾抗灾各项工作,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孝感市减灾委员会2020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