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17-10 06
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荣获“湖北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称号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湖北省卫计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创建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此次活动,在院领导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医务科和临床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肿瘤I科和肿瘤II科)成功申报并荣获“湖北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称号。   11月19日上午,”湖北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授牌仪式在武汉举行,孝感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喜获由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授予的”湖北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称号,肿瘤II科李俊主任代表医院参加并接受授牌颁奖。 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于2016年5月启动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工作,肿瘤科此次通过湖北省卫计委、湖北省肿瘤质控中心评审组的现场评审检查,并获得专家们的较高评价,获得成功授牌。此举将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医院癌痛诊疗行为,提高肿瘤科医务人员对癌痛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造福癌痛病人,圆病人”无痛梦“。 据肿瘤I科瞿广桥主任介绍:“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创建,旨在不断规范肿瘤疾病治疗行为,改善肿瘤患者的就医体验,进一步保障医疗治疗和医疗安全,最大程度的体现对癌痛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广大公众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建立多学科的协作及医疗机构相互交流和合作。熊丽萍护士长也表示“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中癌痛护理由为重要,专业有效的优质癌痛护理,可以协助医师迅速有效的减轻癌痛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在以后的工作中,肿瘤科将一如既往的贯彻癌痛规范化治疗理念,通过示范病房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全院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加强麻醉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提升,同时,针对检查中的不足及缺点,要加强整改和规范化,切实为癌痛患者服务,提高肿瘤患者生产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2017-10 06
“多学科综合门诊”正式开诊 11月29日,在市中心医院门诊主任的主持下,医院消化内科寇继光主任医师、神经内科杨欢副主任医师、血液内科秦云副主任医师、呼吸内科谢志斌副主在医院门诊二楼多学科综合门诊,共同为一位病情复杂、多次到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了联合诊治。 诊治后由专家组共同患者制定了明确的诊疗、合理的治疗方案,解决了患者多次往返医院,盲目就医的问题。这标志着孝感市中心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正式开诊。 “多学科综合门诊”是针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疾病,采用跨学科联合诊断方式,对疑难杂症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综合诊疗。前来就诊的患者可得到3个甚至3个以上相关科室的专家共同会诊,以期达到制定最佳诊疗方案的目的。同时,多学科综合门诊的开设,减少了就诊环节,优化了就诊流程,可实现医学资源整合,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和减少多次往返各诊室的不便,促进了疑难杂症诊治的科学化、规范化。 市中心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现设在门诊二楼门诊办公室。门诊办公室将根据患者需求,临床科室申请,组织安排相关临床科室的专家协同会诊。目前,该院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范围:1、就诊时专科医师建议多学科诊疗的病人或病情复杂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诊疗的病人。2、门诊病人就诊3个专科或在一个专科就诊3次以上尚未明确诊断者。3、已在多家医院就诊但病情复杂,病人及其家属主动要求多学科综合诊疗的病人。4、需要连续性、综合性服务的慢性病病人。5、门诊病人所患疾病虽然诊断明确,但病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多学科协同治疗的病人。 多学科综合门诊的开设,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缓解了病人看病难问题,提高了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
2017-10 06
医院防“艾”志愿队宣传进校园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艾 重在预防”。12月1日上午,在市政府防艾办的组织下,孝感市中心医院、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中心血站等七家医疗单位防艾志愿队在湖北职院共同开展了2016年防艾宣传活动,向学生们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医院志愿队由副院长邹三明带队,医务科、感控办、输血科、皮肤性病科、总务科等科室相关医疗专家和工作人员参加。 活动现场,医院志愿队员们向学生们派发防艾宣传资料和安全套600多份,并设置免费咨询点提供艾滋病防治问询。据湖北省疾控中心统计,当前我省艾滋病传播模式以性传播为主,青少年病例有较大增加。此项活动对促进职院学生增强防“艾”意识和遏制艾滋病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2017-10 06
我院“多学科综合门诊”正式开诊了 11月29日,在门诊办公室张玉娟主任的主持下,由我院消化内科寇继光主任医师、神经内科杨欢副主任医师、血液内科秦云副主任医师、呼吸内科谢志斌副主任医师,四位专家在门诊二楼多学科综合门诊,共同为一位病情复杂、多次到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了联合诊治。诊治后由专家组为患者提出了明确的诊疗、合理的治疗方案,解决了患者多次往返医院,盲目就医的问题。这标志着孝感市中心医院在门诊办公室的组织下和各临床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多学科综合门诊”正式开诊了。 “多学科综合门诊”是针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疾病,采用跨学科联合诊断方式,对疑难杂症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综合诊疗。前来就诊的患者可得到3个甚至3个以上相关科室的专家共同会诊,以期达到制定最佳诊疗方案。同时,多学科综合门诊的开设,减少了就诊环节,优化了就诊流程,可实现医学资源整合,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和减少多次往返各诊室不便,促进了疑难杂症诊治的科学化、规范化。 我院多学科综合门诊现设在门诊二楼门诊办公室。届时门诊办公室将根据患者需求,临床科室申请,组织安排相关临床科室的专家协同会诊。目前,我院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范围:1、就诊时专科医师建议多学科诊疗的病人或病情复杂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诊疗的病人。2、门诊病人就诊3个专科或在一个专科就诊3次以上尚未明确诊断者。3、已在多家医院就诊但病情复杂,病人及其家属主动要求多学科综合诊疗的病人。4、需要连续性、综合性服务的慢性病病人。5、门诊病人所患疾病虽然诊断明确,但病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多学科协同治疗的病人。 我院多学科综合门诊的开设,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缓解了病人看病难问题,提高了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
2017-10 06
我市首例动脉支架联合置入成功   11月22日,对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杨欢医生来说,是意义非凡并充满挑战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孝感市首例颈动脉联合椎动脉置入成功的一天。它标志着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支架置入术又写了新的篇章。 虽然以往在神经内科开展支架置入早已是司空见惯,但这一次难度却是空前,这次是两处不同的动脉联合置入支架,是我市医院首次独立完成,难度非常大。 微创手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由于患者年龄高达74岁,且颈、椎动脉狭窄度程度均超过90%,其中左侧劲动脉狭窄99%,颅内多处血管狭窄。患者本身基础疾病多,有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这无疑加大了手术的风险性,再加上患者长年有腰椎疾病,导致双下肢呈屈曲状态,更加加大了联合支架置入的难度。在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后,杨欢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从病人健康角度考虑,最终决定在22号这一天管床医生联合支架置入。手术长达3个多小时,最终手术很成功,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头晕症状完全缓解,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可独立下床缓慢活动。因困扰多年的病症得以解决,患者及家属感激万分。 此次联合支架置入的成功,鼓舞了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每一个人。都说医者仁心,我们必会用我们的知识、责任去帮助每一个患者。  
2017-10 06
有效推进“三甲”复评工作市中心医院实行多部门行政联合大查房 为更好实现医疗质量及各项工作的全面、持续改进,推进现场办公机制与“三甲”复评工作,自11月中旬始,孝感市中心医院实行院领导连续带班查房制度,院领导带领医务、护理、后勤、党办、院办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深入全院各科室进行多部门行政联合大查房。 据悉,本次行政联合大查房由院办牵头,院长等主要领导亲自带班,院办、评审办、人事科、财务科、外联部、医保办、科教科、教学办、工会、宣传科、总务科、保卫科、设备科、信息管理科等多个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查房分手术系统、非手术系统、门诊医技系统、行政后勤系统4个片区进行。 查房安排在每周一至周四下午,督查人员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对各科室“三甲”复评的准备及持续改进情况进行认真细致、全面深入的督查,重点查找管理不足,针对薄弱环节找问题,补漏洞,及时了解和发现迎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工作难点,集中精力协调解决各科室的各部门的一些实际问题。查房主要内容包括完成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三甲”评审标准各条款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的督办、各职能部门工作重点项目与医院阶段性中心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查房方式采取院长访谈、现场督查、随机抽查、集中考试、模拟演习等方式进行。 为保证查房顺利进行,活动开始前院办组织召开了行政查房专题会议,制定了“孝感市中心医院行政查房工作方案”,对查房的目的、参加人员、查房对象、查房内容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分工与查房纪律及要求。 每片区查房工作结束后,及时召开行政查房反馈会,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现场办公和限期整改方式进行落实。反馈包括集中反馈和现场办公两种形式。集中反馈主要由责任科室集中反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下达问题清单到受检科室确认,责成限期解决。受检科室接到清单后限期一周内对问题清单进行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整改到位,并报相关责任科室存档备查,作为下轮行政查房重点督办内容;现场办公则是对于受检科室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由科室负责人提出,简单的问题当场安排相关职能部门解决,需要多部门协调的问题记录后近期集中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协商解决,重大问题会上研究后解决。 据了解,行政查房考核结果与受检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季度性考核及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对于管理不到位、整改不及时的科室从严督办与处理。 多部门行政联合大查房是加强行政与临床、院领导与基层沟通的重要举措,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行政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此次多部门联合行政大查房在医院主要领导的亲自带领和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直接参与下进行,更好地实现了政令畅通,有效扩展了上下沟通的平台,保证了问题解决的效力,对于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疗质量和安全持续改进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据悉,今后,医院将把这种查房形式形成一种制度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持续进行下去,通过此举,促进医院管理更加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与规范化。
2017-10 06
安全合理输血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圆满开班 由孝感市中心医院主办、大悟县人民医院承办的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安全合理输血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临床安全用血检测方法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班,11月16日至18日在大悟县人民医院圆满结束。 参会医务人员来自孝感市各区县的各级医疗机构,涉及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科教、医务等多个专业。学习班从始至终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讲者精心,尽量将临床输血方面最新的知识理念表述清楚,同时结合基层医院各自的临床实践进行具体的分析,真真做到了深入浅出;听着用心,会场秩序一直良好,交流讨论时,大家提问积极尖锐,和讲者沟通热烈。 会后,绝大多数参会人员认为本项目讲授内容是本学科目前最新发展、最新成果及最新的理念,对提高孝感市各县市级以及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医务工作者临床输血基础理论水平有重要意义,能很好指导临床输血的规范化实施,利于提高本地临床输血的综合救治水平。
2017-10 06
放射科以提高业务水平为重点,推进学习型科室建设 为了跟得上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响应院领导关于提高临床、医技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口号,放射科兰军主任提出全面提升放射科核心竞争力、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今年元月份开始,放射科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将学习制度化。以制度的形式制定出学习型科室建设方案,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科室规定,每周四下午是固定的诊断医生集体学习时间,总结当月疑难、典型、特殊病例进行集中分析讨论,重点学习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每周挑选一下午时间组织本科室的全体医务人员集体学习医院新文件和新思想。     其次,以业务学习为重点,积极开展学习活动。自今年初起,放射科在科主任的带领下,以多媒体形式开展业务讲座,如进行了“急腹症的影像诊断”、“上肢外伤的影像诊断”、“气钡双重上消化道造影”等多次讲座,讲座之后,还就内容组织科室医、技、护进行理论考试,保证科室全体人员熟知所有检查技术及正常X线片;就典型或疑难病例组织集中会诊;追踪之前会诊过的病例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回顾。      再次,不断扩大交流,深化学习内容。放射科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先后派出多位青年医师到协和医院、华西医院等高等医院学习深造,把上级医院的先进理念带回放射科,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本科的学术水平。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活动,使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得到了提高。同时,科室内成立了网上业务学习QQ群和公共邮箱,通过网络把自己平时工作的心得体会跟大家交流,相互学习。由于科室学术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同时也吸引了其它各科室人员共同参与学习,实现了跨科室交流,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创建学习型科室,使放射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员工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了,科室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增强,呈现出人心思进、思变、思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