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健康 科普
2025-05 22
烈日下的逆行守护:延伸护理为人民警察健康筑牢防线 炎炎夏日,热浪灼人,却有这样的白衣天使逆风而行,用专业与温情为人民警察的健康保驾护航。5 月 21 日,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 Ⅱ 风湿免疫科护理团队在周付华护士长的精心组织下,护士何婷、郭一菲走进交警支队胡警官家,为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与糖尿病的民警胡警官开展上门延伸护理服务,书写了一段暖心的健康守护故事。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脊柱及骶髂关节。而警察群体因长期站岗执勤、承受高强度体能训练,加之寒冷潮湿环境作业等因素,成为该病的高发人群,病情也更易反复发作。今年 38 岁的胡警官,从警 15 年,却被强直性脊柱炎困扰 5 年,糖尿病也已伴随他 3 年之久。长期执行突发事件处理任务,让他的病情雪上加霜,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执勤效率;血糖波动剧烈,难以控制,情绪也随之陷入低谷,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 面对胡警官的特殊情况,内分泌Ⅱ风湿免疫科护理团队迅速行动,为其量身定制专属护理方案。考虑到他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团队巧妙结合其上班时间,设计出在工作间隙就能完成的脊柱舒缓运动和简单降糖操,让健康管理无缝融入工作日常。同时,指导他配备智能血糖仪和药盒,实现实时监测与用药提醒,确保疾病管理无死角。此外,护理团队还从多维度进行专业评估,结合胡警官的职业特点,制定了包含强直性脊柱炎活动度(BASDAI 评分)、血糖波动、脊柱功能(BASFI 评分)及心理状态在内的全面评估方案,为其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次胡警官治疗方案调整,胡警官需皮下注射生物抑制剂来控制强直性脊柱炎,胡警官虽然会注射胰岛素,但是自己对注射生物抑制剂还是存疑虑,担心注射不好会影响疗效,电话随访过程中周付华了解其需求后,特安排护理团队上门服务。 我们一行来到胡警官家,护士郭一菲为胡警官进行血糖、血压监测及生物抑制剂的注射及饮食指导,告知其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措施。 护士何婷为胡警官进行强直性脊柱炎活动度及脊柱功能评分,告知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指导胡警官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锻炼操。经过多次电话随访及指导,胡警官腰背部疼痛明显较前减轻,能正常完成日常执勤任务;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维持在 6-7mmol/L。更重要的是,胡警官重拾工作热情,积极参与警队活动,还主动承担起警队慢性病知识宣传的工作,带动更多同事关注健康。 人民警察的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福祉,更直接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而他们的健康同样需要被守护。孝感市中心医院通过延伸护理服务,实现疾病管理的 “全程化、精准化、人性化”,这不仅是对人民警察群体的深切关怀,更是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筑牢健康基石。未来,这份温暖而坚定的守护,还将继续传递,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健康与希望。
2025-05 22
远离烟草,“肺”常健康 当你享受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你是否意识到,你的肺部正在默默地为你排除万难,确保你的生命正常运转?然而,一旦我们吸入烟草烟雾,这个重要的器官就会受到攻击。肺在人体中主要有通气、换气、防御、储血、主气、主治节、朝百脉等功能。为了维护我们的肺部健康,了解烟草的危害,科学保护我们的肺很有必要。 为什么要远离烟草 首先,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肺癌死亡都是由吸烟引起的。不仅如此,接触二手烟雾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其次,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烟草烟雾可以显著减缓肺部发育,因此,年轻时便开始吸烟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尤其高。此外,烟草还会加剧哮喘,而哮喘又会限制活动并导致残疾。 再者,吸烟会损伤心脑血管。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烟碱等物质会影响血管内皮的功能稳定,使血小板聚集,收缩血管因子分泌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激活交感系统,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亢奋状态加重,进而产生疾病。 此外,吸烟还会导致结核病。结核病会损害肺部并降低肺功能,吸烟会进一步减弱肺功能。由吸烟造成的肺部健康损害会加重活动性结核病,大大增加因呼吸衰竭而致残和死亡的风险。 再有,烟草还会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使得人体无法充分进入睡眠状态,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最后,烟草烟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室内空气污染形式,含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69种已知会导致癌症。虽然烟雾可能是看不见和无味的,但它可以在空气中徘徊长达五个小时,使那些接触者面临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肺功能降低的风险。 吸烟如何伤害肺 吸烟会吸入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期吸烟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病变,损害患者支气管以及肺部,从而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以损害肺部细胞DNA,加重癌症的形成的风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还会损伤肺部的纤毛和气道,导致支气管扩张和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此外,由于吸烟对身体免疫系统的削弱,会使人体更加容易感染肺部疾病,如感冒、肺炎等。 所以,别再被烟草的烟雾所迷惑了!它不是你的护身符,而是你健康路上的绊脚石。记住,每一口吸入的烟雾,每一口吐出的烟圈,都在给你的肺部健康埋下定时炸弹。不是好莱坞大片里的超级英雄才有拯救世界的任务,你的“超级英雄”就是你的肺部,它每时每刻都在保护你的生命。所以,让我们一起,远离烟草,“肺”常健康!
2025-05 22
真正让人快乐的食物是这四种 天气炎热,工作压力大,很多小伙伴常常会感到情绪波动大,甚至无缘无故地低落。长期情绪不佳不仅影响心情,还会反映在脸色和胃口上。其实,美食是缓解情绪的好方法,吃对了食物,心情自然会好起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推荐4种常见的食物,帮助你吃出快乐,拒绝emo 一、“快乐的黄金果”——香蕉 香蕉被称为快乐水果香蕉被称为“快乐水果”,并非浪得虚名。它富含色氨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合成血清素的重要原料,而血清素被誉为“快乐激素”,能有效提升情绪,减轻抑郁和焦虑。此外,香蕉还含有丰富的钾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和稳定的神经传导,让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由内而外的轻松与愉悦 二、“深海快乐源”—— 三文鱼 三文鱼堪称海洋馈赠的“快乐宝藏”。它富含 Omega-3 脂肪酸,这种物质对大脑健康与情绪稳定起着关键作用。Omega-3 脂肪酸能调节神经传导物质,促进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血清素可以稳定情绪、改善睡眠,多巴胺则带来愉悦感。研究显示,经常食用三文鱼,能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降低抑郁风险。清蒸三文鱼、香煎三文鱼,都是将快乐吃进肚里的美味吃法。 ‌三、“甜蜜安抚者”—— 黑巧克力 谁能拒绝巧克力带来的甜蜜诱惑呢?黑巧克力可是调节情绪的 “高手”。它富含可可,其中的黄嘌呤能够促进脑内多巴胺的释放。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放松的感觉。当你被压力包围,心情烦躁时,吃上一小块高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甜蜜滋味在舌尖散开,大脑也会随之分泌快乐因子,让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不过要注意,黑巧克力虽好,可不要贪吃,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反而影响情绪。 ‌四、“绿色心情助推器”—— 菠菜 菠菜,这一抹清新的绿色,是肠道的 “清洁工”,也是情绪的 “助推器”。它富含叶酸、维生素 C 和镁等营养成分。叶酸参与神经递质的调节,有助于舒缓焦虑,调节心情;维生素 C 能够减轻压力,提升身体的抵抗力;镁元素则能放松神经,缓解紧张情绪。无论是做成清爽的菠菜沙拉,还是鲜美可口的菠菜蛋花汤,又或是与其他食材搭配炒制,菠菜都能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为情绪健康加分。 情绪稳定是一种能力,而这4种食物就是助力我们拥有这种能力的 “秘密武器”。把它们融入日常饮食,让美食成为情绪的良药,用吃出来的快乐,拥抱生活的美好,轻松告别坏情绪,开启元气满满的每一天 。
2025-05 22
解码糖尿病:打破认知误区,开启控糖新旅程 你真的了解糖尿病吗?别让这些“隐形陷阱”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一、颠覆认知:糖尿病的“隐藏身份” 许多人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实则它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正常情况下,我们吃下的食物经消化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打开细胞大门让葡萄糖进入并转化为能量。但在糖尿病患者体内,要么胰岛素分泌不足,要么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葡萄糖在血液中堆积,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糖尿病分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1型和2型。1型糖尿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几乎无法分泌,患者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则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主要因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让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初期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控制。此外,还有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后者是女性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血糖异常,多数产后可恢复,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会增加。 二、警惕!这些“甜蜜陷阱”你中招了吗?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广为人知,但很多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毫无察觉,这就像温水煮青蛙,等发现时可能已出现并发症。有些患者只是感到容易疲劳、伤口愈合慢、视力模糊,或者反复出现皮肤瘙痒、泌尿系统感染,这些“小信号”常被忽视,却可能是糖尿病的“预警灯”。 除了典型症状,还有一些容易被误解的“特殊表现”。比如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会出现餐前低血糖,在午饭或晚饭前一两个小时,突然感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难忍,进食后症状缓解,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与血糖变化不同步导致;还有些患者明明吃得多,体重却下降,这是因为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造成体重减轻。 三、科学控糖: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管理” 1. 饮食调控:智慧搭配是关键 主食巧选择:摒弃“精制主食=碳水=升糖炸弹”的偏见,用燕麦、糙米、藜麦等全谷物替代部分白米白面,搭配杂豆类,既能延缓碳水吸收,又增加饱腹感。比如早餐的“燕麦红薯粥+水煮蛋”,午餐的“杂粮饭+清炒时蔬+清蒸鱼”。 餐盘法则:每餐按“1/2非淀粉类蔬菜+1/4优质蛋白质+1/4主食”的比例分配。绿叶菜、西兰花、菌菇等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降低餐后血糖反应;瘦肉、鱼虾、豆类提供优质蛋白,减少脂肪摄入。 零食避雷指南:别被“无糖饼干”“低糖酸奶”迷惑,要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推荐原味坚果(每天一小把)、低糖水果(如蓝莓、柚子、苹果,控制量)、无糖酸奶搭配少量坚果碎。 2. 运动处方:动出胰岛素敏感性 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每分钟100-120步)、游泳、骑自行车。建议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既能消耗血糖,又能避免低血糖。 力量训练:每周2-3次力量练习,如哑铃、弹力带、俯卧撑,增加肌肉量。肌肉是“天然降糖器”,每增加1公斤肌肉,每天可多消耗30-50千卡热量,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碎片化运动:没时间去健身房?利用碎片时间动起来!爬楼梯代替乘电梯,步行或骑车代替开车,工作间隙做拉伸、踮脚尖等简单动作。 3. 科技赋能:精准控糖新武器 动态血糖监测(CGM):通过植入皮下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生成连续血糖曲线,直观展示血糖波动趋势,帮助患者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 胰岛素泵:形似BP机大小的设备,通过软管将胰岛素持续输注到皮下,模拟人体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模式,能更精准控制血糖,尤其适合1型糖尿病和血糖波动大的患者。 智能控糖APP:如“控糖日记”“微糖”等,可记录饮食、运动、血糖数据,生成分析报告,还能提供个性化饮食运动建议和用药提醒。 四、并发症防线:别让“小糖”酿成“大祸”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会像“甜蜜腐蚀剂”,损害全身血管和神经,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可发展为尿毒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可致盲)、糖尿病足(从伤口难愈到截肢)等。但只要早期干预、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筛查并发症(如每年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神经传导速度等),90%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或延缓的。 糖尿病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新起点。通过科学认知、积极干预,我们完全可以与“糖”和平共处。记住,每一个健康的选择,都是对未来的投资!从今天开始,和家人一起制定控糖计划,让生活回归甜蜜与健康!
2025-05 19
你以为是感冒,小心是川崎病? 近段时间,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接连收治几名川崎病的患儿,如果宝宝持续性高热、皮疹、结膜炎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注意警惕“川崎病”! 有不少孩子和家长们提到甲流、支原体就“闻风色变” 但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 却同样来势凶猛的疾病 也在悄然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 那就是川崎病 川崎病:儿童血管的“隐形杀手”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告,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自1970年以来,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以亚裔人发病率高,已成为我国儿科住院的常见病之一,也是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川崎病儿童发病的男女比例为2:1,以婴幼儿及学龄前期为主,夏季高发。 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 持续高烧: 体温持续39℃-40℃超5天,退烧药效果差; 全身皮疹: 躯干、四肢出现不痒的红色斑丘疹; 双眼充血: 结膜充血但无分泌物(区别于结膜炎); 口唇皲裂: 出现草莓舌、口唇干裂渗血; 四肢改变: 手足硬性肿胀→恢复期指端膜状脱皮; 颈部肿块: 单侧淋巴结肿大如鹌鹑蛋。 儿童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预防传染疾病的发生,尽管目前没有明确的预防措施来彻底预防川崎病,可以通过下面几点帮助降低儿童患病风险。  
2025-05 19
护士是医生的另一双眼睛《二》 2024年5月4日6:00,心血管内科二护士朱丹青巡视病房,发现5床患者表情难受地坐在床边,主动询问后得知患者此时头晕心慌。朱丹青巡房结束后,立即为5床患者测血压,血压显示78/53mmHg。朱丹青立即安排患者平卧,嘱卧床休息,家属留陪。 刻不容缓,朱丹青回到护士站,点开该患者医嘱,发现患者有降压药沙库巴曲缬沙坦。立即电话报告值班医生5床情况,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使用去甲肾?医生电话里回复说她知晓这个患者的情况,嘱患者暂停沙库巴曲缬沙坦,继续观察血压情况。 朱丹青放下电话再次去病房,告知5床患者及家属,暂停沙库巴曲缬沙坦,并将该药盒放置一边,反复叮嘱。 不一会儿,朱丹青还是不放心,为该患者复测血压,血压76/55mmHg。再次电话告知值班医生患者血压情况。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45ml+去甲肾上腺素10mg,立即为患者使用。随着血压恢复正常,患者未再诉不适。 朱丹青护士的巡视告诉我们,巡视的细微之处,是对患者生命的重视,是职业的敏感性,将灾难抵挡在外。预见性护理是每个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是我们护士再日常工作中应有的技能。
2025-05 19
护士是医生的另一双眼睛《一》 2025年5月1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Ⅱ病区的护士胡玉1:00巡视时,发现患者夏某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胸口剧烈起伏,监护仪显示心率飙升至160次/分以上,血氧饱和度虽维持在98%(吸氧2L/min),但喉咙里发出嘶哑的喘息声。 胡玉立即呼叫值班医生快来查看患者。医生听诊患者双肺有密集的哮鸣音,胡玉建议医生复查一下动脉血气,结果显示乳酸值高达10.6mmol/L(正常值<2.0),提示严重组织缺氧和循环衰竭。 “快!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联系心内科和RICU!”在医生紧急下达的医嘱中,医护紧密合作,展开了争分夺秒的抢救。护士遵医嘱进行“新活素”强心治疗时,又发现心电监护显示“快室率房颤”。医护抢救处置后,于3:15分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这场深夜的抢救,首当其冲依赖护士的敏锐巡视、医生的果决、医护的协作,跨科室的配合,更离不开对复杂病情的抽丝剥茧,当机立断的处理。       患者夏某的故事未完待续,我们作为一名护士,一名合格的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强化护理专业,在任何时候面临生死时速时才不会临危不乱。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一线护士的敏锐观察与专业应对显得弥足珍贵。
2025-05 19
护士节献礼:生活冰箱打造护理团队幸福港湾 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深化人文关怀理念,肿瘤IV科于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当天,组织开展了以“关爱护士生活,凝聚团队力量”为主题的关怀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节日庆祝与生活设施升级相结合,为护理团队营造更温暖、便利的工作环境,赢得全体护士的高度认可。 活动亮点:务实举措传递温暖 1. 节日表彰,致敬奉献 活动伊始,盛园护士长主持了简短而庄重的表彰会,回顾了过去一年护理团队在临床服务、患者关怀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并向全体护士致以诚挚的节日祝福。护士程英表示:“盛护士长的寄语让我们感受到职业价值的认同,这份温暖是节日最好的礼物。” 2. 生活冰箱落地,解决实际难题 针对护士值班期间餐食保鲜不便的问题,科室精心选购了一款节能静音、容量充足的多功能冰箱。冰箱内置独立冷藏与冷冻区,专供护士存放个人餐食及饮品。盛园护士长现场演示使用方法,并强调食品分类存放规范,确保使用便捷安全。 3. 倾听心声,服务精准升级 科室同步设立线上问卷与意见箱,广泛收集护士对冰箱功能分区、容量设计的建议。盛园护士长表示:“护士的需求是优化服务的核心,我们将根据反馈动态调整设备配置,让关怀真正落到实处。” 活动成效:细节关怀凝聚团队力量 值班饮食无忧:新冰箱的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值班护士的饮食保鲜难题。护士肖辉感慨:“现在可以自带健康餐食,既节省开支,又吃得放心。” 协作氛围更融洽:通过集体活动,护士间的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护士范莉萍表示:“科室的关怀让我们更有归属感,工作配合也更默契了。” 人文关怀扎根日常: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物资支持,更体现了医院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视,为构建和谐科室文化注入新动力。 未来展望:以关怀赋能护理团队 肿瘤IV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关注护理团队的工作与生活需求,定期开展多样化的人文关怀项目。未来计划组织心理健康沙龙等主题活动,进一步优化护理环境,助力团队以更饱满的状态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