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健康 科普
2025-05 19
护士是医生的另一双眼睛《二》 2024年5月4日6:00,心血管内科二护士朱丹青巡视病房,发现5床患者表情难受地坐在床边,主动询问后得知患者此时头晕心慌。朱丹青巡房结束后,立即为5床患者测血压,血压显示78/53mmHg。朱丹青立即安排患者平卧,嘱卧床休息,家属留陪。 刻不容缓,朱丹青回到护士站,点开该患者医嘱,发现患者有降压药沙库巴曲缬沙坦。立即电话报告值班医生5床情况,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使用去甲肾?医生电话里回复说她知晓这个患者的情况,嘱患者暂停沙库巴曲缬沙坦,继续观察血压情况。 朱丹青放下电话再次去病房,告知5床患者及家属,暂停沙库巴曲缬沙坦,并将该药盒放置一边,反复叮嘱。 不一会儿,朱丹青还是不放心,为该患者复测血压,血压76/55mmHg。再次电话告知值班医生患者血压情况。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45ml+去甲肾上腺素10mg,立即为患者使用。随着血压恢复正常,患者未再诉不适。 朱丹青护士的巡视告诉我们,巡视的细微之处,是对患者生命的重视,是职业的敏感性,将灾难抵挡在外。预见性护理是每个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是我们护士再日常工作中应有的技能。
2025-05 19
护士是医生的另一双眼睛《一》 2025年5月1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Ⅱ病区的护士胡玉1:00巡视时,发现患者夏某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胸口剧烈起伏,监护仪显示心率飙升至160次/分以上,血氧饱和度虽维持在98%(吸氧2L/min),但喉咙里发出嘶哑的喘息声。 胡玉立即呼叫值班医生快来查看患者。医生听诊患者双肺有密集的哮鸣音,胡玉建议医生复查一下动脉血气,结果显示乳酸值高达10.6mmol/L(正常值<2.0),提示严重组织缺氧和循环衰竭。 “快!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联系心内科和RICU!”在医生紧急下达的医嘱中,医护紧密合作,展开了争分夺秒的抢救。护士遵医嘱进行“新活素”强心治疗时,又发现心电监护显示“快室率房颤”。医护抢救处置后,于3:15分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这场深夜的抢救,首当其冲依赖护士的敏锐巡视、医生的果决、医护的协作,跨科室的配合,更离不开对复杂病情的抽丝剥茧,当机立断的处理。       患者夏某的故事未完待续,我们作为一名护士,一名合格的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强化护理专业,在任何时候面临生死时速时才不会临危不乱。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一线护士的敏锐观察与专业应对显得弥足珍贵。
2025-05 19
护士节献礼:生活冰箱打造护理团队幸福港湾 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深化人文关怀理念,肿瘤IV科于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当天,组织开展了以“关爱护士生活,凝聚团队力量”为主题的关怀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节日庆祝与生活设施升级相结合,为护理团队营造更温暖、便利的工作环境,赢得全体护士的高度认可。 活动亮点:务实举措传递温暖 1. 节日表彰,致敬奉献 活动伊始,盛园护士长主持了简短而庄重的表彰会,回顾了过去一年护理团队在临床服务、患者关怀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并向全体护士致以诚挚的节日祝福。护士程英表示:“盛护士长的寄语让我们感受到职业价值的认同,这份温暖是节日最好的礼物。” 2. 生活冰箱落地,解决实际难题 针对护士值班期间餐食保鲜不便的问题,科室精心选购了一款节能静音、容量充足的多功能冰箱。冰箱内置独立冷藏与冷冻区,专供护士存放个人餐食及饮品。盛园护士长现场演示使用方法,并强调食品分类存放规范,确保使用便捷安全。 3. 倾听心声,服务精准升级 科室同步设立线上问卷与意见箱,广泛收集护士对冰箱功能分区、容量设计的建议。盛园护士长表示:“护士的需求是优化服务的核心,我们将根据反馈动态调整设备配置,让关怀真正落到实处。” 活动成效:细节关怀凝聚团队力量 值班饮食无忧:新冰箱的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值班护士的饮食保鲜难题。护士肖辉感慨:“现在可以自带健康餐食,既节省开支,又吃得放心。” 协作氛围更融洽:通过集体活动,护士间的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护士范莉萍表示:“科室的关怀让我们更有归属感,工作配合也更默契了。” 人文关怀扎根日常: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物资支持,更体现了医院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视,为构建和谐科室文化注入新动力。 未来展望:以关怀赋能护理团队 肿瘤IV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关注护理团队的工作与生活需求,定期开展多样化的人文关怀项目。未来计划组织心理健康沙龙等主题活动,进一步优化护理环境,助力团队以更饱满的状态服务患者。  
2025-05 15
惊!你体内藏着个"血压遥控器" 你知道吗?肾脏上方藏着两颗不到 5 克重的 “健康指挥官”——肾上腺,它们分泌的激素就像 “血压遥控器”,一旦失衡,可能让血压坐上 “过山车”!尤其对 10% 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个 “小腺体” 正是幕后黑手。今天就来揭秘,如何识别它发出的异常信号。 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什么是肾上腺? 它是身体的 “压力调节总站”这个只有葡萄干大小的腺体,位于两侧肾脏上方,左右各一,顾名思义肾上腺,分内外两层精准调控身体: ①外层皮质(稳态调节器):球状带(盐平衡师):分泌醛固酮,命令肾脏 “留住盐分和水分”,维持血容量平衡; ②束状带(糖代谢官):释放皮质醇,调节血糖、抑制炎症,过量会让血管 “紧绷”; ③网状带(性激素库):少量分泌雄激素、雌激素,影响身体发育与代谢; ④中心髓质(紧急响应部):危险时刻释放肾上腺素,让心跳加速、血管收缩,启动 “战斗模式”。 那么让我们了解下肾上腺如出现紊乱,身体会出现什么信号呢? ①盐平衡失控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脏每天多存约 500ml 盐水,血管像被高压注水,血压顽固难控;伴随症状:乏力、夜尿频繁、血钾偏低(常<3.5mmol/L)。 ②压力激素过量 —— 库欣综合征皮质醇持续 “爆表”,脸变圆(满月脸)、背增厚(水牛背),血糖血压齐升高,伤口愈合变慢;典型体征:皮肤出现紫纹、体重骤增、月经紊乱。 ③警报器常鸣 —— 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素阵发性喷发,血压突然飙升至 200mmHg+,如过山车般骤升骤降;发作时 “三联征”:剧烈头痛、大汗淋漓、心慌手抖,常伴面色苍白。 如果您身体出现以下4 个 “危险信号”,提示您该排查肾上腺! 如果高血压同时出现以下情况,千万别大意: √降压药 “失灵”:联合 3 种及以上降压药,血压仍≥140/90mmHg; √年轻发病:40 岁前就被诊断为高血压; √低钾困扰:频繁乏力、肌肉无力,检查发现血钾偏低; √阵发性症状:突发头痛、心悸、出汗,伴随血压剧烈波动。 如果您身体出现以下4 个 “危险信号”,提示您该排查肾上腺! 血液检测 “揪元凶”:测醛固酮 / 肾素比值(ARR):排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查皮质醇节律、24 小时尿儿茶酚胺、识别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 影像检查 “定位病灶”:超声初筛,CT/MRI 精准定位肾上腺是否有结节、增生(直径>1cm 需警惕)。 治疗关键:①良性肿瘤(如肾上腺腺瘤):微创手术切除后,约 70% 患者血压显著改善。②对于无法手术或增生患者:通过螺内酯(抗醛固酮)、α 受体阻滞剂(控制肾上腺素)等药物精准调控。 肾上腺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早期识别可避免长期盲目用药!尤其是年轻患者、难治性高血压人群,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 健康无小事,愿您主动关注身体信号,早检查、早干预,让生命重获平稳的力量。
2025-05 15
夏日“肺”常守护指南 炎炎夏日,人们往往沉浸在阳光、海滩和冰镇饮料的欢乐中,然而,由于高温、湿度大、空气流通不畅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都为病菌、细菌、寄生虫和敏感原的活跃提供了有利条件。 夏季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类型 新的疾病 感冒:夏季由于室内外温差大,频繁进出空调房,容易引发感冒。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等。 肺炎:夏季因使用空调不当,环境潮湿发霉,有发生细菌性肺炎、军团菌肺炎、霉菌性肺炎的风险。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是夏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多因感染或过敏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喘等。 旧病复发 支气管哮喘:夏季过敏原增多,如花粉等,容易诱发哮喘发作。患者表现为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部分COPD患者在夏季因气候、环境等因素导致病情急性加重,出现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老慢支、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等:这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夏季也可能因感染、过敏等因素而加重。 夏季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 科学使用空调 温度设置:建议空调温度设置在24℃-26℃,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风口,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每日开窗通风两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个人卫生与生活习惯 勤洗手: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减少病菌传播。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充足,增加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增强免疫力。 充足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 适度锻炼: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提高心肺功能。 避免过敏原 减少接触: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 室内清洁: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定期除湿,防止霉菌生长。相对较少、空调、空气污染 警惕“冷热交替”引发呼吸道感染 从户外进入空调房前:先在阴凉处休息几分钟,让身体适应温度变化。 避免大汗时吹冷风:出汗后毛孔张开,突然受凉易导致感冒或支气管炎。 多喝温水:夏季出汗多,及时补充水分可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增强防御能力。
2025-05 15
脊椎大揭秘:守护人体的“顶梁柱” 脊椎,也称为脊柱,是人体中轴骨,具有支撑、保护和运动等多重功能。它不仅支撑着我们的头颅和内脏器官,还保护着脊髓和神经根等重要结构。但目前不少人遭受着脊椎问题的折磨,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报告》,我国约有60%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椎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呵护它? 一、脊柱的“求救信号” 脊椎问题来袭,身体会亮起红灯。疼痛是首要信号,颈部常感僵硬酸痛,低头后尤甚,腰部久坐、弯腰后酸痛难忍,刺痛还可能放射至臀部、腿部。体态上,含胸驼背、双肩不平日益明显。手脚麻木、发凉也时有发生,这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阻碍血液循环所致。一旦察觉这些,务必重视,别让脊椎问题恶化。 二、是什么“压弯”了脊柱 脊椎问题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不良生活习惯堪称“幕后黑手”,长时间低头刷手机,颈椎受压剧增,生理曲度渐变,疼痛僵硬随之而来;久坐不动令腰椎承压,椎间盘易突出;不良睡眠姿势还会扰乱脊椎排列。另一方面,职业特性也在“推波助澜”,办公室职员久对电脑,颈部、腰部肌肉紧绷;教师久站授课,腰椎、颈椎受累;搬运工人频繁弯腰负重,脊椎不堪重负。 三、脊柱的“专属养护指南” 1.正确姿势,脊椎的“守护铠甲” 无论是坐姿、站姿还是睡姿,遵循脊椎自然生理曲度是关键。坐姿时,臀部满坐椅面,腰挺直,膝盖与臀部水平;站姿下,双脚均匀受力,挺胸抬头;睡眠时,合适高度与硬度的枕头和床垫能维持脊椎曲线。 2.适度运动,脊椎的“活力源泉” 游泳、瑜伽、普拉提等运动,可锻炼脊椎周围肌肉群,增强稳定性与柔韧性。像游泳借助水浮力,让脊椎充分放松伸展,缓解压力。此外,猫牛式瑜伽动作也很棒,双手双膝着地,吸气拱背、呼气凹背,循环几组,舒缓脊柱疼痛。 3.定期检查,脊椎的“健康卫士” 您的爱车需要定期保养,脊椎也需要格外关注呵护,专业检查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以便采取治疗与康复措施,将脊椎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脊椎健康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让每一寸脊椎都能在我们的呵护下,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韧性。
2025-05 15
揭秘:静脉曲张术后穿弹力袜的“秘密!” 在病房里,经常会有静脉曲张的患者咨询:“医生,静脉曲张手术以后为啥非要穿弹力袜?”这可能也是很多患者朋友心中的疑惑,因为许多患者朋友会吐槽:袜子不好穿,太紧勒的难受,天气热容易出汗等,尽管确实有这些不便,那静脉曲张手术后为什么医生还要大家穿弹力袜呢,今天我们一起聊一下: 1、减少术后肿胀和淤青 静脉曲张手术后,腿部血管受到一定的创伤,局部组织可能会出现渗出,导致肿胀和淤青。弹力袜可以通过均匀的压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少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淤青。研究表明,术后穿着弹力袜可以有效减少术后水肿和淤青。 2、预防深静脉血栓(DVT) 手术后,患者的身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加上术后活动减少,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弹力袜可以增加腿部静脉的压力,促进血液流动,减少血液在静脉中的淤滞,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3、缓解术后疼痛 术后腿部可能会出现疼痛,弹力袜通过提供均匀的压力,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一些研究发现,术后穿着弹力袜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4、促进手术效果 弹力袜可以帮助维持手术区域的稳定,减少术后血管的扩张和扭曲,从而提高手术的长期效果。此外,弹力袜还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5、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穿着弹力袜可以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环,减轻腿部的沉重感和疲劳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促进伤口愈合 弹力袜可以减少伤口周围的水肿,为伤口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7、个性化治疗需求 对于一些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四期以后的患者(往往合并有静脉功能不全),长期佩戴弹力袜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改善症状。 总之,静脉曲张手术后穿弹力袜是一种重要的术后辅助措施,有助于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恢复,预防并发症。另外,只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选择适合的弹力袜,并不会有特别的不适,穿弹力袜不仅有助于治疗,还有美腿的效果。
2025-05 15
关爱老年健康:科学防治压力性损伤,守护皮肤安全 一、认识压力性损伤:老年人的"隐形杀手" 压力性损伤,俗称"褥疮",是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老年人的常见并发症。由于皮肤持续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引发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据统计,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达15%-25%,居家照护的老人同样面临这一风险。 二、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高发原因 1. 生理机能衰退: 皮肤变薄、弹性下降 皮下脂肪减少,缓冲作用减弱 血液循环变差 2. 活动能力受限: 长期卧床或轮椅生活 自主翻身困难 3. 营养状况不佳: 蛋白质摄入不足 维生素缺乏 4. 合并慢性疾病: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三、压力性损伤发展的六个分期 淤血红润期: 皮肤完整无破损,因受压产生红斑,按压后红斑不消失,皮肤温度较温暖,皮肤组织密度较硬。 炎性浸润期: 部分真皮层缺损或表皮完全损伤,但没有损伤到脂肪层及其以下组织,多为浅表溃疡,创面湿润,颜色粉色或红色,可能有水疱且未破损或稍微破损。 浅度溃疡期: 皮肤全层破损,肉眼可见脂肪组织和肉芽组织,重症者有腐肉和焦痂的生成。 坏死溃疡期: 全层皮肤及组织缺损,可见筋膜、肌肉、肌腱、韧带等深部组织,还可能出现腐肉和焦痂。 不明确分期的压力性损伤: 全层皮肤和组织缺损,坏死组织遮盖组织的受伤程度,在去除坏死组织后,可呈现压力性损伤3期或4期的表现。 深层组织的压力性损伤: 主要表现为筋膜、肌肉、肌腱等深部组织的损害。 四、全方位预防策略 1. 减压护理: - 每2小时翻身一次 - 使用减压床垫(如交替充气床垫) - 骨突部位使用软枕保护 2. 皮肤护理: - 每日温水清洁 - 保持皮肤干爽 - 使用润肤霜防止干燥 3. 营养支持: - 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1.2-1.5g/kg) - 补充维生素C、锌等微量元素 - 充足水分摄入 4. 功能锻炼: - 被动关节活动 - 床上主动运动 - 坐位平衡训练 五、家庭照护要点 1. 日常观察: - 重点检查骶尾部、足跟等部位 - 使用镜子辅助检查难以观察的部位 2. 体位管理: - 侧卧30°体位 - 避免直接压迫骨突部位 - 抬高床头不超过30° 3. 清洁技巧: - 使用温和清洁剂 - 动作轻柔 - 避免用力擦拭 六、营养管理方案 1. 优质蛋白来源: - 鸡蛋:每日1-2个 - 鱼肉:每周3-4次 - 乳制品:每日300ml 2. 促进伤口愈合食物: - 猕猴桃、橙子(维生素C) - 牡蛎、牛肉(锌) - 深色蔬菜(维生素A) 3. 饮食禁忌: - 限制高糖食物 - 减少腌制食品 - 避免辛辣刺激 七、紧急处理措施 1. 发现早期压力性损伤: - 立即解除压迫 - 保持创面清洁 - 使用水胶体敷料 2. 感染征兆处理: - 红肿热痛加重 - 渗液增多伴异味 - 及时就医 八、专业治疗选择 1. 创面处理: - 清创术 - 负压引流 - 生物敷料 2. 物理治疗: - 红外线照射 - 超声波治疗 3. 手术治疗: - 皮瓣移植 - 肌皮瓣修复 九、心理支持与康复 1. 心理疏导: - 减轻患者焦虑 - 增强治疗信心 2. 康复训练: - 渐进式活动计划 -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十、预防胜于治疗 压力性损伤预防的关键在于: - 持续性的护理 - 科学的管理 - 全家的参与 结语: 压力性损伤防治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合理的营养支持和专业的护理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记住: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压力性损伤的最佳策略。